廉网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廉洁文化 > 李超琼

尘封百年的《李公堤记》

【信息时间:2013-04-23】

尘封百年的《李公堤记》

日前,去苏州图书馆查阅俞樾《春在堂全书》相关资料,在古籍部同志协助下,从《续修四库全书》一五五0?集部?别集类中找到了《春在堂杂文》和《春在堂诗集》。在查看《春在堂杂文》目录时,发现有个题目为“李公堤记”,难道所记的是金鸡湖李公堤吗?

李公堤记
    我怀着好奇心,急切按目录逐页翻检,翻到第四九五页,在“春在堂杂文五编一”下方,刻着“德清俞樾”字样,左边第一篇就是《李公堤记》。读之,所记的果然是目前工业园区正在进一步开发建设的金鸡湖李公堤。这一意外发现,使我喜出望外。我很喜欢李公堤,常去那里漫步观赏。经过多年经营和建设,现在的李公堤桥亭连绵,楼馆林立,曲廊水榭,花石掩映,水天一色,风光旖旎,仿佛世外桃源。长堤西首还建造了“李公堤”碑亭,竖立了李公超琼(1846-1909)的半身塑像及其诗碑,越来越靓丽大气。目前所欠缺的不正是一篇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《李公堤记》吗?
俞樾(1821-1907),浙江德清人,清末著名朴学大师,在当时有“东亚惟一宗师”之称,因受聘担任苏州紫阳书院掌院而长期侨居并终老于苏州,也是一位著名文学家,诗、文、联俱佳,著述五百余卷,书法造诣也极高,传世珍品佳作不少。传诵一时的《怡园记》、《曲园记》、《半园记》、《香雪草堂记》等,都是他给苏州的珍贵遗赠,已被今人编入《苏州历代名园记》。也许是当时的李公堤地处偏僻农村、相对比较冷门,加上此后社会动荡、百业凋零等原因,《李公堤记》逐渐被人淡忘,以致尘封了一百多年。 
    其实,《李公堤记》文情并茂,文采斐然,是一篇融纪事、写景、抒情为一体的优秀佳作,非常翔实地记载了修建李公堤的前因后果及其功能和作用,其文学价值不在上述诸“记”之下,其历史文献价值则远远在它们之上。正当我们努力建设“文化苏州”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之时,《李公堤记》的发现,无异是锦上添花。为此,诚挚并热切希望有关方面,为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《李公堤记》立碑铭记,补置于金鸡湖李公堤上,在崇扬先贤、启迪后人的同时,为园区和苏州增添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人文胜迹。
由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出版《续修四库全书》时,是据该社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五年刻《春在堂全书》原本影印,所以《李公堤记》原文607字,没有标点,不分段,均繁体字,且多异体、冷僻字。为方便阅读起见,笔者不揣浅陋,加了标点符号,分了段,将繁体、异体字改成了简化字,加了注释,译成了现代文,还作了简要点评,现一并投诸报刊,以飨同好。限于资料、时间及水平,不当之处,在所不免,祈请读者、方家赐教指正。 
    附录: 
    李公堤记 俞樾 
    吴,故泽国也。浅者沮洳,深者洄洑;其大者,灏溔潢漾,弥望无涯。虽饶荷役芰莲之利,亦极叠淄盘涡之险。 
    出葑门不十里,有金鸡湖焉,元和县所辖也。东西广六里,南北袤十里,东达斜塘,西至黄石桥,南连独墅,北通娄江。有花柳村者,介其中央,遂分一湖而二之,于是有南湖、北湖之名矣。巨艑小艓,往来如织,而南湖尤为通津。 
    每当北籁怒号,回飙骤发,经由其地者,波而上,摇而下,樯摧楫倾,帆攲舵侧。长年三老,视为畏途。南北两岸,并有田畴,顽飔啮堤,怒流溢入,则绿原青陇,化为汙渠。邑人聚谋,宜筑堤湖中,以刹其势。有倡无应,厥功不成。 
    邑侯李公超琼,下车之始,咨访疾苦,以兴锄利氓为己任。于是,邑之士大夫吴君大根、吴君嘉椿、沈君宝恒、潘君祖谦、沈君国琛、尤君先甲、张君履谦等,佥以筑堤为请。会是岁淫雨为灾,朝廷发内帑以赈之。又开赈捐之利,集资以助之。赈毕而资有余。乃言于台司,发所余银一万两,以成斯举。张君履谦先出钱二百万,沈君国琛亦出钱一百万,备鸠工庀材之用。且役平民无食者,俾食其力,故工不浮。运城市碎瓦残壁,以实堤身,故财不费。潘君祖谦、张君履谦,总其成;沈君国琛与胡君秉璠、张君毓庆,董其役,故农事不伤。而民胥劝越,一载堤成。西堤自黄石桥东口至花柳村,长三百六十一丈;东堤自花柳村至斜塘西口,长三百一十九丈。共用钱一千八百万有奇。护以茭芦,守以渔沪,荫以桃李。登堤而望,则南湖北湖,柔纹碎浪,湔湔其波,楫马船车,如行几席。夹岸数十里,原隰龙鳞,有濡腴泽槁之功,无钻崖溃山之患。咸喟然而叹曰:“美哉斯举乎”! 
    昔滑者有陈公堤,临安及惠州均有苏公堤,爰用其例,名之曰“李公堤”。余旅居兹土,乐观厥成。念汉时李翕西狭及郙阁,咸刻石勒名,传示后世;作而不记,后世胡述?因著本末,用毖方来! 
    译文: 
    吴地,自古以来就是河港交错、湖泊遍布的水网地区。浅水处是低洼的湿地,深水处则是江阔浪高,急流回旋。那些大的湖泊更似汪洋大海一般,烟波浩淼,广阔无涯,望不到边际。虽然拥有出产荷花、芡实、菱角、莲藕等丰富水产植物的有利条件,但也使人们时常遇到水阔湖深、激流成涡造成的极大风险。 
    从苏州城出葑门往东不到十里,那里有一个湖泊叫金鸡湖,归苏州府元和县管辖。金鸡湖东西长六里,南北宽十里,东面到达斜塘,西面至黄石桥,南面连接独墅湖,北面直通娄江。有一个名叫花柳村的小岛,位于湖中央,把金鸡湖一分为二,乡民们把村南的称为南湖,村北的称为北湖。大大小小的船只,在湖中像穿梭一样来来往往,而南湖是船只往来的主要航道,更是繁忙。每当北风怒号,狂飙骤起,金鸡湖上立即掀起阵阵惊涛骇浪,经过这里的船只,都随着汹涌浪涛的颠簸而上下摇晃,时常发生桅杆折断、橹桨摧裂、船帆倾斜、船舵歪裂、船只倾覆的不幸事件。成年累月,人们都把金鸡湖视为危险而可怕的航道。南北两岸,拥有大量的农田,顽固的风浪一年四季啮咬堤坝,愤怒的狂潮越过堤岸,碧绿的原野,青葱的田垄,顿时化为浑浊肮脏的水渠。县内民众聚集商议,都认为需在湖中筑一条长堤,以阻止或减小狂风巨浪造成的危害和破坏。可是,虽有人倡议却得不到广泛而有力的响应,这件事一直无法办成。 
    县令李公超琼,下车伊始,就征求民众意见,了解民间疾苦,把兴农利民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。于是,县里的士大夫吴君大根、吴君嘉椿、沈君宝恒、潘君祖谦、沈君国琛、尤君先甲、张君履谦等,都纷纷提出筑堤的申请。这一年恰好遇到连绵大雨成灾,李公立即奏报,朝廷从国库中拨款赈灾。李公又开地方赈灾捐款之先例,筹集资金帮助灾民克服困难。赈灾结束,资金有余,李公就向省府有关衙门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,将所余赈银一万两拨作筑堤补助费用。在这一决策的带动下,张君履谦先出钱二百万,沈君国琛也出钱一百万,以供招聘工匠、购置器材之用。李公又招集饥饿的贫民参加劳役,使他们自食其力,所以用工不超额。把城中的碎瓦残砖运来,用以加固堤身,所以资金不浪费。还聘用潘君祖谦、张君履谦担任工程总指挥,聘用沈君国琛与胡君秉璠、张君毓庆担任工程监督,所以对正常的农业没有伤害。而当地的百姓都互相勉励,奋勇争先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终于建成了长堤。西堤自黄石桥东口至花柳村,长三百六十一丈;东堤自花柳村至斜塘西口,长三百一十九丈。总共用钱一千八百万有多一点。在堤两侧的湖边种上茭白和芦苇,用来保护堤岸;在堤两侧的湖里设置捕鱼的竹栅,用来守护堤岸;在大堤两旁种上一排排的桃树和李树,形成了一条绿荫长堤。登上堤岸眺望,南湖北湖,水波柔和,浪花细碎,湖水明澈,波光潋滟。来来往往的船只,好像车马在陆地上行走一样平稳。沿湖数十里,绿绿的原野,青青的湿地,如同龙鳞闪耀,有滋养肥沃土地、润泽枯干植物的功效,不再有在风浪中穿凿山崖的危险,也不再有决堤洪峰造成的祸害。老百姓们都深有感慨地称赞说:“这是多么美好的壮举啊! ” 
    从前,湖南滑州有陈公堤,浙江杭州和广东广州有苏公堤。于是引用上述例子,把这条长堤名为“李公堤”。我长期旅居于苏州这片土地,乐意看到这项工程的圆满完成。回忆汉代的李翕曾在河南的西狭和郙阁,立碑记名,传示后代;办了这样的事情却不把它记载下来,那么叫后代人拿什么去传示后代呢?为此,我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记载下来,让它去告诉、激励后来的人。 
    点评: 
    一、本文从吴地的地理特点说起,在概述金鸡湖方位及其原航道之艰险后,详细记载了筑堤过程及成堤后的美和利,最后简要说明堤名之由来及作记之用意,全文详略得当,重点突出,起承转合,收放自如。 
    二、在记叙中善于运用对比和照应手法。例如,第二段中的“北籁怒号,回飙骤发,……樯摧楫倾,帆攲舵侧”,“顽飔啮堤,怒流溢入,则绿原青陇,化为汙渠”等语与第一段中的“极叠淄盘涡之险”相照应,又同第三段中的“柔纹碎浪,湔湔其波,楫马船车,如行几席”等语形成对比,可谓情以物迁,辞以情发。又如第三段中的“民胥劝越,一载堤成”,与第二段中的“邑人聚谋……有倡无应,厥功不成”形成对比,又同第四段中的“余旅居兹土,乐观厥成”构成前后照应。凡此种种,都凸显了李公堤的功能、作用以及它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。 
    三、记事翔实,写景有致,议论简雅,且将三者融为一体,这是本文的又一特色。如第三段记述李公超琼面对淫雨成灾,运筹帷幄,从容应对,利用赈灾余银和民众捐款,只用一年时间,就筑成了一条百姓企盼已久的坚实而又美丽的长堤。尽管工程艰巨复杂,但由于部署得当,举措有方,故“工不浮”,“财不费”,“农事不伤”,显示了李公不但有关爱民生之德,而且有为民造福之才,还很有经济头脑,将财务收支弄得一清二楚。在简明、朴实、有序的记述中,尽显县令李公之德识才能。段末一句“美哉斯举乎”,既是当地百姓对建堤成功的由衷赞美,也是作者对李公超琼的深情赞赏。读完全文,不难得出如下结论:李公堤者,亲民爱民之宝堤也!李公者,亲民爱民之县令也! 
    四、果然名儒巨擘,出手不凡,不失韩柳风韵。全文言简意赅,既厚重,又轻灵,极耐咀嚼。如“护以茭芦,守以渔沪,荫以桃李”一句,既是记事,又是写景,还含有抒情成分,一句三用,其语言之精妙,几臻于极致。如此神来之笔,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,同时也为晚清吴地政坛和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:名儒与县令相彰,佳作偕长堤共辉。鉴于《李公堤记》弥足珍贵的文学及历史文献价值,理应成为李公堤的压堤瑰宝! 
    《姑苏晚报》2010年5月2日 
    作者 张嘉巽